孔章毓,新媒体2101班,现已保研至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在校期间曾任院团委宣传中心副主任。荣获校综合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以及省政府奖学金等荣誉。其校创项目成果已经进入出版社的出版流程。在媒体领域,她也曾担任过相关互联网公司的品牌实习生和家乡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心之所向,足之所往
“世界会给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人让路。”在面临专业选择时,孔章毓并没有过多的纠结,而是坚定地选择了一年前就心之向往的新媒体专业。“在大一的学习中,我觉得网络与新媒体是一个非常新颖的专业,我比较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有着极强的专业技能的指导,同时,新媒体的“新”更是符合其欣于探索,敢于探索的性格。尽管这一专业相对来说更为未知,但孔章毓还是选择迈向了心向往之的那个“新”字。直到现在,她心中那团热爱新媒体的火焰也从未熄灭,而是越来越剧烈。凭借着这颗热忱之心,孔章毓继续走在这条未知但又新鲜的道路上。
“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道路,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心中的那条路走成最正确的那条路。”关于专业选择,她告诉同学们,如果一味的比较各个专业,你只会发现每个专业的不足点,有些时候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对于内心的遵从。
多元发展,寻找方向
尽管确定了专业,但未来该怎么走,孔章毓在一开始同样没有方向。当被问到什么如何度过大一大二的生活时,她坦言:“顺其自然”,但她也强调这并不等同于“混日子”,她参加了学校的诸多社团和学生组织,报名了各式各样的比赛。在这些课外的生活中,她过得十分轻松自在,并结识了许多朋友,学到了自媒体运营,新媒体创作等诸多技能。“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固化自己,而是应该多多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寻求多元发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赛道。”这是孔章毓自己的秘诀,也是给予学弟学妹们的学习经验。
谈及专业课学习,她强调完成课程任务是重中之重。在学期之初,她会根据老师所说的课程安排和成绩结构来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并适时调整。而在完成课后作业方面,她提到我们不能马虎完成,甚至大篇幅使用AI。“每一份作业都是提升自己的机会,如果一直马虎完成,到期末你只能选择‘临时抱佛脚’。”这是孔章毓对于学弟学妹们的忠告。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学习了充分的专业知识之后,孔章毓并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付诸实践。暑假期间,她选择了进入家乡的融媒社实习,成为一名实习记者。实习期间拍摄照片,视频,并参与采访报道十余次,不仅将知识彻底转换为能力,还学到了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对于这次实习经历,她说道,“实习像一场浓缩的成长旅程,我们可以从中收获知识升华、心灵成长、视野开阔。”实习过后,孔章毓比之前更加自信了。
她还提到自己的心理承压蜕变。职场与学校不同,有着紧凑的项目周期、严苛的质量要求,在刚开始的时候她也同样手忙脚乱、熬夜加班。但当一次次咬牙坚持过后,看着自己的一个个成果落地,内心生出前所未有的坚韧。这种从自我怀疑到笃定自信的转变,是实习赠予她的礼物,也为后面的保研成功奠定了基础。
抓住机会,中流击水
到了大四,原本计划出国的孔章毓突然被通知自己有机会得到一个推免的名额,“保研”和“出国”的抉择,又堪称一场“思想拔河”。“保研”意味着扎根熟悉的祖国的土壤,亲切感十足,但出国的那份未知又勾得她内心直发痒,浸润在陌生的风土人情里何尝不是一场人文滋养呢?“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想到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这是我割舍不下的牵挂。经济考量也同样是我难以回避的现实,出国这份经济压力恐怕也会成为我的一个心理负担,难以全身心投入学术。”平衡了各个方面后,她决定走“保研”这条道路。于是乎,她开始整理自己三年来获得的奖项和各种经历,还总结了自己学会的诸多有价值的技能。“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既是保研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整理好了之后,她制作了一份精美的简历,投向了各个高校。在这一点上,她还提醒大家不可过于执拗,也应该根据“广撒网”的原则来投递简历。
在做好了准备工作,她也着手准备自己的面试。她坦言自己是个i人,对于面试,她不只是侧重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更多的复盘自己的课程,比赛等经历,并了解专业内的许多前沿开放的知识,并随时针对面试对象灵活调整简历内容,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这也是她送给恐惧面试的学生的礼物。
笔耕不辍,步履不停
尽管本科生活即将落幕,但孔章毓走的万水千山终究在岁月书页中存档。往后的山高水长,即便未知,她也绝不会停下脚步,即便单枪匹马,她也将笔耕不辍,步履不停。
作家三毛曾写过一本《万水千山走过》,在书中,她走遍了中南美洲的各个国家,最终选择重新提笔写作,用笔尖勾勒灵魂的自由不羁。孔章毓亦是如此,她告诉大家:“人生不是一条单行线,而是有着很多路口,每个路口都风景迥异,只有走过了万水千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